-
小菌菇“长”出亿元大产业
乌当区羊昌镇:小菌菇“长”出亿元大产业乌当区融媒体中心 | 2025-04-01 09:54在乌当区羊昌镇,有一处宛如童话世界般的花画小镇。小镇不仅风景如画,更藏着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菌菇王国”——贵州华宇天晨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菌菇种植基地。走进基地大棚,菌香弥漫,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20多个品种的菌菇宛如繁星般点缀在菌棒之上,诉说着农业现代化的新故事。随着消费升级,“一荤一素一菌”成为许多民众餐桌的标配,食用菌发展呈现“井喷”态势。食用菌产业是乌当区特色农业产业,2024年,乌当区引入贵州华宇天晨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朵菌菇的“智慧生长”大棚内,各类菌菇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白参菌小巧玲珑,层层叠叠地簇拥在一起;鹿茸菌如珊瑚般优雅伸展,散发着独特的光泽;秀珍菇、茶树菇则整齐排列,等待着采摘工人的青睐。赤松茸宛如红伞般点缀在菌床之间,金耳肥硕圆润,木耳似黑色的蝴蝶栖息在菌
-
巧用大棚种菌菇 “空窗期”变“丰收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4月25日,在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贵州华宇天晨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菌菇种植基地的智能大棚里,物联系统正在自动为各种菌菇喷水,一排排菌架上,分层堆叠着20多个品种的蘑菇。“夏天到了,银耳特别畅销。”公司副总经理李涛高兴地对记者说。在羊昌镇羊场村灰幺组,这里有16个专门种植杏鲍菇的大棚。前几天下大雨前,基地组织工人抢收杏鲍菇,装满8辆货车。李涛说:“第一茬菌菇就卖出了近百万元,收回了前期投入的成本,后面采收的就是纯利润了。”灰幺组大棚所在的土地,以前多是撂荒地,后来一家公司在这些地上建起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因每年2至5月为大棚空档期,华宇天晨农业公司今年就租来种植杏鲍菇,2月种下,3月底至5月采收,可实现对大棚土地的高效利用。华宇天晨公司深耕食用菌产业多年,在各类食用菌种的种源培育、技术研发、栽培示范、精深加工等方面已经成熟,基地已形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
-
扎佐林场4800亩菌田撬动亿元产值
贵州华宇天晨农业集团:扎佐林场4800亩菌田撬动亿元产值
-
马桑菌菌棒
马桑菌菌棒是马桑菌培育的一种新型材料,由木屑、麸皮(或米糠)等原料混制而成,形如木棒。使用马桑菌菌棒栽培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马桑菌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马桑菌的生长时间也比较短,易于管理和维护。其设计科学、操作简便,大幅降低了种植门槛,成为近年来赤松茸规模化种植的主流选择。
-
马桑菌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马桑菌别名马桑香菇,为贵州特色食用菌,因生于马桑枯枝得名,口感鲜嫩清香,富含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及活性成分,有益免疫力与心血管健康。 贵阳最佳种植时间为秋季 9-10 月,气温 15-20℃时播种,出菇期从 12 月持续至次年 5 月,避开高温高湿与极端低温。选海拔 1200 米以上、遮阴率 60-80% 的林地,土壤 pH6.5-7.5,经清杂、作畦、消毒处理。培养料以杂木屑为主,灭菌后接种,20-25℃避光培养 30-40 天至菌丝满袋转色。出菇期控温 15-25℃、湿度 85-90%,靠通风和散射光调控。病虫害用烟熏剂和黄板防治。 八成熟采收,可收 3-4 潮菇。分拣分级后 0-4℃冷藏,通过线下专卖店、线上电商等渠道销售。
-
羊肚菌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羊肚菌是珍稀食用菌,菌盖似羊肚,口感脆嫩鲜美,富含氨基酸、多糖等营养成分,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可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其属低温高湿性菌类,贵阳冬季温凉湿润、春季升温平缓的气候适宜生长。 种植于 10-11 月播种,选海拔 1000-1600m、pH6.5-7.5 的沙壤土林地,深耕施肥后作畦撒播,覆 3-5cm 土并盖地膜。菌丝期控温 15-20℃、湿度 60-65%,适度通风遮阴;出菇期温 8-15℃、湿度 85-95%,靠通风和遮阳网调控环境。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生物及低毒药剂防治。采收后分级分拣,0-4℃冷藏保鲜。销售渠道涵盖高端餐饮、电商等,亩产 700 斤,效益稳定。
-
赤松茸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赤松茸(学名皱环盖菇)是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其栽培优势显著,抗逆性强(4-30℃可生长),生料栽培简化流程,原料涵盖稻草、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废料还田可改良土壤。 贵阳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为秋季 9-10 月,11-12 月出菇,可避极端气候。种植需把控场地选择(近水源、壤土)、培养料配方(碳氮比 30:1)及播种管理。发菌期需控温 20-25℃、湿度 60-70%,出菇期保湿度 85-95%、散射光与通风。 八分熟时采收,分级分拣后 0-4℃冷藏保鲜。市场定位中高端,通过 B 端大宗、C 端电商及深加工拓展渠道。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生物及低毒化学手段综合防治。
-
卡拉拉裸盖菇
卡拉拉裸盖菇常生于贵州农田、牧场周边腐烂秸秆、牧草等有机质处,多群生。含强烈致幻毒素(神经精神型),误食15分钟-1小时后出现幻觉、妄想、瞳孔放大等,严重者抽搐、昏迷,损害神经系统。菌盖1-4cm(圆锥形后平展,黄至黄褐色,湿润黏滑,边缘有条纹),菌褶灰紫至紫褐色(较密),菌柄细长(3-8cm,白至浅黄色,有菌环,基部具白绒毛);小型个体与紫褐色菌褶为显著特征,需警惕其农作物废弃物生长环境。
-
蝶形斑褶菇
蝶形斑褶菇多生于贵州农村、城郊草地的粪便、堆肥等腐殖质土壤,夏季雨后易群生。有毒(含致幻及胃肠刺激毒素),误食30分钟-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胃肠症状)及幻觉、意识混乱(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可因呼吸抑制致命。菌盖2-6cm(卵形后平展,灰褐色至暗褐色,中部色深,边缘条纹如蝶翅),菌褶黑白相间斑褶(初期白后灰黑),菌柄细长(5-12cm,白至浅褐色,基部稍膨大,无菌环);斑褶为关键识别点,需警惕区分。
-
白霜杯伞
白霜杯伞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全省各地阔叶林地上。有毒,含毒蕈碱毒素,属神经精神型。菌盖2~4cm(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中央下凹,黄至黄褐色,边缘内卷或波浪状),菌肉白色,菌褶延生(较密不等长,白至黄白色),菌柄3~5cm(扁圆至圆柱形,黄至黄褐色,基部稍膨大具白色絮状菌丝)。
- 加载中....
- 点击查看更多
-
扎佐林场4800亩菌田撬动亿元产值
贵州华宇天晨农业集团:扎佐林场4800亩菌田撬动亿元产值
-
马桑菌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马桑菌别名马桑香菇,为贵州特色食用菌,因生于马桑枯枝得名,口感鲜嫩清香,富含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及活性成分,有益免疫力与心血管健康。 贵阳最佳种植时间为秋季 9-10 月,气温 15-20℃时播种,出菇期从 12 月持续至次年 5 月,避开高温高湿与极端低温。选海拔 1200 米以上、遮阴率 60-80% 的林地,土壤 pH6.5-7.5,经清杂、作畦、消毒处理。培养料以杂木屑为主,灭菌后接种,20-25℃避光培养 30-40 天至菌丝满袋转色。出菇期控温 15-25℃、湿度 85-90%,靠通风和散射光调控。病虫害用烟熏剂和黄板防治。 八成熟采收,可收 3-4 潮菇。分拣分级后 0-4℃冷藏,通过线下专卖店、线上电商等渠道销售。
-
羊肚菌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羊肚菌是珍稀食用菌,菌盖似羊肚,口感脆嫩鲜美,富含氨基酸、多糖等营养成分,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可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其属低温高湿性菌类,贵阳冬季温凉湿润、春季升温平缓的气候适宜生长。 种植于 10-11 月播种,选海拔 1000-1600m、pH6.5-7.5 的沙壤土林地,深耕施肥后作畦撒播,覆 3-5cm 土并盖地膜。菌丝期控温 15-20℃、湿度 60-65%,适度通风遮阴;出菇期温 8-15℃、湿度 85-95%,靠通风和遮阳网调控环境。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生物及低毒药剂防治。采收后分级分拣,0-4℃冷藏保鲜。销售渠道涵盖高端餐饮、电商等,亩产 700 斤,效益稳定。
-
赤松茸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赤松茸(学名皱环盖菇)是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其栽培优势显著,抗逆性强(4-30℃可生长),生料栽培简化流程,原料涵盖稻草、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废料还田可改良土壤。 贵阳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为秋季 9-10 月,11-12 月出菇,可避极端气候。种植需把控场地选择(近水源、壤土)、培养料配方(碳氮比 30:1)及播种管理。发菌期需控温 20-25℃、湿度 60-70%,出菇期保湿度 85-95%、散射光与通风。 八分熟时采收,分级分拣后 0-4℃冷藏保鲜。市场定位中高端,通过 B 端大宗、C 端电商及深加工拓展渠道。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生物及低毒化学手段综合防治。
-
麒麟菇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麒麟菇是香菇与阿魏蘑杂交品种,别称 “干贝菇”,菌肉肥厚、菌柄脆滑,具浓郁海鲜味,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属高蛋白低脂肪食材,鲜销性佳。其为中温型菌类,菌丝适温 20-25℃,子实体 15-20℃,贵阳温和湿润的林下环境适配度高。 种植 9-10 月制袋,10 月中旬 - 12 月中旬出菇。基质以棉籽壳、木屑为主,发酵后装袋灭菌接种,菌丝期控温 20-25℃、湿度 60-70%,避光通风。出菇期林下搭架,控温 15-20℃、湿度 85-95%,需散射光与通风。病虫害采用物理、生物及低毒药剂防治。菌盖 4-6cm 时采收,预冷后 0-2℃冷藏保鲜 7-10 天。通过线下商超餐饮、线上电商直播销售,定位中高端市场。
-
平菇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平菇属侧耳科侧耳属,是我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菌盖扇形、肉质肥厚,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适应性强,耐湿耐旱,适合贵阳温凉湿润气候。 贵阳可周年种植,2-3 月接种(气温 10-15℃),4-5 月(13-18℃)进入出菇期。菌丝阶段用玉米芯、木屑等配培养基(pH7.5-8.0),灭菌后接种,控温 22-26℃、湿度 60-70%,避光培养 25-35 天满袋。出菇期控温 13-18℃、湿度 85-95%,保证散射光与通风,防治木霉、菇蚊等病虫害。 菌盖平展时采收,分三级分拣,0-4℃冷藏保鲜 7-10 天。销售通过线下大宗批发、商超餐饮及线上社区团购、电商平台,实现稳定供应。
-
灵芝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灵芝是传统名贵药用真菌,菌盖红褐色有光泽,含多糖、三萜类等活性成分,具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等功效。属中高温型菌类,菌丝适温 24-28℃,子实体 25-30℃,喜湿润通风环境,贵阳夏季气候适配。 种植遵循 “椴木预处理→接种→冬养春长→夏收” 周期:12 月至次年 1 月预处理青冈木,3-4 月接种,4-6 月菌丝定植,7-9 月出菇,9-10 月采收。菌丝期控温 25-28℃、湿度 40-65%,出菇期湿度 90-95%,需散射光与通风。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采用生物与物理防治。采收后烘干至含水量≤12%,分级贮存。通过医药保健、礼品及电商渠道销售,效益显著。
-
赤松茸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赤松茸,学名为皱环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亦称作大球盖菇、益肾菇、粗腿蘑。
- 加载中....
- 点击查看更多
-
赤松茸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赤松茸,学名为皱环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亦称作大球盖菇、益肾菇、粗腿蘑。
-
猴头菇具有健脾养胃、安神的功效,对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猴头菇是药食两用的名贵真菌,因外形酷似猴子的脑袋而得名,子实体肉质,鲜时白色,干后浅褐色。菌刺密集下垂,长度在 1 - 6 厘米不等,整体形状似头状或倒卵形,大小通常在 5 - 20 厘米之间.
- 加载中....
- 点击查看更多
-
赤松茸的种植及管理流程
赤松茸,学名为皱环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亦称作大球盖菇、益肾菇、粗腿蘑。
-
猴头菇具有健脾养胃、安神的功效,对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猴头菇是药食两用的名贵真菌,因外形酷似猴子的脑袋而得名,子实体肉质,鲜时白色,干后浅褐色。菌刺密集下垂,长度在 1 - 6 厘米不等,整体形状似头状或倒卵形,大小通常在 5 - 20 厘米之间.
- 加载中....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