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乳牛肝

作者 超级管理员 2025年08月05日 14:35 阅读 11

琥珀乳牛肝主要生于贵州松树林、杉树林等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下,与针叶树形成外生菌根。有毒,属胃肠炎型,潜伏期1-3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头晕、乏力,预后较好。菌盖(4-10cm,琥珀色至浅褐,光滑有黏性)、菌管层(琥珀色,受伤变深褐)、菌柄(5-12cm,琥珀色,有网络纹)为关键特征,与可食用乳牛肝菌相比,受伤变色更快更深。

生长环境:主要生长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土壤中,在贵州的松树林、杉树林中常见,与针叶树形成外生菌根。

毒性说明:有毒,中毒类型为胃肠炎型。误食后潜伏期1-3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一般预后较好。

辨认方法:菌盖直径4-10cm,初期半球形,后平展,表面琥珀色至浅褐色,光滑,有黏性。菌管层琥珀色,受伤后变为深褐色,管口圆形。菌柄长5-12cm,琥珀色,有明显的网络状花纹,基部稍膨大。其琥珀色外观和菌柄网络纹是关键特征,与可食用的乳牛肝菌相比,受伤后变色更快且颜色更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