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别名榛蘑、蜜色环菌,因菌盖有蜜黄色鳞片且散发蜜香得名,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菌盖 3-10 厘米,浅黄至棕黄带鳞片;菌柄细长有菌环,菌褶白或浅黄。为兼性寄生菌,与天麻共生,分布于东北、西南针阔混交林。肉质细嫩,是 “小鸡炖蘑菇” 原料,含多糖可安神,已人工栽培,助天麻种植。
名称形态:蜜环菌因菌盖表面有蜜黄色鳞片,且散发淡淡的蜜香而得名,别名榛蘑、蜜色环菌,是一种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真菌,在全球温带地区分布广泛。其形态特征显著:菌盖初期呈半球形,成熟后平展,直径 3-10 厘米,颜色从浅黄到棕黄不等,表面有放射状纤毛状鳞片;菌柄细长,长 5-15 厘米,呈黄白色,中上部有明显的菌环;菌褶白色或浅黄色,密集而柔软。
生长环境:蜜环菌为兼性寄生菌,既能腐生于倒木、腐殖质中,也能寄生在树木根部,与天麻形成著名的共生关系 —— 天麻依赖其菌丝提供营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南等地的针阔混交林,夏秋季集群生长。食用上,蜜环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鲜食或晒干储存,是东北名菜 “小鸡炖蘑菇” 的经典原料。
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方面,其含有的蜜环菌多糖具有镇静安神、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相关制剂常用于辅助治疗眩晕、失眠。目前蜜环菌已实现人工栽培,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天麻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菌源,在食用菌产业和药用植物栽培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