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紫香蘑属香蘑属,因菌盖粉紫渐变且香气浓郁得名,华北、西北林区常见,与紫丁香蘑同属不同种。菌盖 3-8 厘米,浅粉紫至灰紫粉,边缘内卷;菌柄 3-6 厘米淡粉白有绒毛,菌肉淡紫香气浓烈。夏末秋初生于阔叶林下腐殖质处,成 “蘑菇圈”。含氨基酸等,口感细嫩,需鉴毒,培育未成熟需护环境。
名称形态:粉紫香蘑是香蘑属中极具辨识度的食用菌,因菌盖呈现粉紫渐变色调且香气浓郁而得名,在我国华北、西北的林区较为常见,与紫丁香蘑同属不同种,形态与习性有微妙差异。其形态特征鲜明:菌盖直径 3-8 厘米,初期扁半球形,成熟后平展并稍向内凹,表面光滑,颜色从浅粉紫到灰紫粉色过渡,边缘内卷且具细条纹;菌柄长 3-6 厘米,较粗壮,基部略膨大,颜色比菌盖浅,呈淡粉白色,表面有细绒毛;菌肉薄而紧实,呈淡紫色,断面细腻,香气比紫丁香蘑更浓烈,带有雨后森林的清新感。
生长环境:粉紫香蘑多生长于夏末秋初的阔叶林下,尤其偏好腐殖质丰富的草地或落叶层,常形成环状的 “蘑菇圈”。
营养价值:它富含氨基酸、维生素 B 族及磷、钾等矿物质,口感细嫩爽滑,适合凉拌、煲汤或与青菜同炒,香气能渗透到食材中,风味独特。野生粉紫香蘑需注意与有毒的紫色菌类区分,目前人工培育技术尚不成熟,保护其自然生长环境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