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蜜环菌多生于贵州全省山区树林的腐木或树木根部。有毒,误食引起胃肠炎型中毒(如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但与可食用蜜环菌相似,易误采。其菌盖(3-8cm,黄色至黄褐色,初期半球形后平展,表面有鳞片),菌柄有菌环(5-12cm,黄至黄褐色,基部有绒毛),识别难度大,建议不随意采摘。
生长环境:多生长在腐木上或寄生在树木根部,在贵州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尤其是在山区的树林中常见。
毒性说明:有毒,误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般中毒症状相对较轻,但与可食用的蜜环菌相似,易被误采误食。
辨认方法:菌盖直径3-8cm,初期半球形,后平展,表面黄色至黄褐色,有鳞片。菌褶白色至浅黄色,较密。菌柄有菌环,长5-12cm,黄色至黄褐色,基部有绒毛。在野外识别时,其生长在腐木上的习性和形态与可食用蜜环菌相似,识别难度较大,建议不随意采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