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枝瑚菌别名黄珊瑚菌、金色珊瑚菌,因鲜黄菌体分枝如珊瑚得名,是常见无毒珊瑚菌。子实体丛生 6-15 厘米,主枝粗壮分叉,柠檬黄至金黄色,质地脆嫩。为腐生菌,夏秋生于针阔混交林腐殖土,雨后萌发。肉质细嫩鲜香微甜,含蛋白质等。需与有毒黄珊瑚菌区分,野生采集前需专业确认安全。
名称形态:黄枝瑚菌因菌体呈鲜黄色且分枝如珊瑚枝丫而得名,是无毒珊瑚菌中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别名黄珊瑚菌、金色珊瑚菌,以鲜亮色泽和脆嫩口感深受山林采集者喜爱。其形态特征极具辨识度:子实体丛生,高度 6-15厘米,主枝粗壮直立,直径可达1厘米,从基部向上多次分叉,小枝密集且顶端圆润,整体呈饱满的珊瑚状;颜色为明快的柠檬黄至金黄色,老熟后稍带橙褐色,表面光滑,质地脆嫩易断,断面呈白色。
生长环境:黄枝瑚菌为腐生真菌,多生长在夏秋季的针阔混交林腐殖土中,常于雨后大量萌发,群生或散生在落叶层上。
营养价值:食用价值突出,肉质细嫩,味道鲜香带微甜,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钙、铁等矿物质。口感脆嫩不柴,是山林风味的代表食材。鉴别时需注意与少量黄色有毒珊瑚菌区分:黄枝瑚菌气味清新,分枝规则,汁液清澈;若菌体有腥臭味、分枝紊乱,则需警惕。目前尚无规模化人工栽培,仅靠野生采集,食用前需经专业人士确认,确保安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