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斑褶菇

作者 超级管理员 2025年08月05日 17:14 阅读 107

蝶形斑褶菇多生于贵州农村、城郊草地的粪便、堆肥等腐殖质土壤,夏季雨后易群生。有毒(含致幻及胃肠刺激毒素),误食30分钟-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胃肠症状)及幻觉、意识混乱(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可因呼吸抑制致命。菌盖2-6cm(卵形后平展,灰褐色至暗褐色,中部色深,边缘条纹如蝶翅),菌褶黑白相间斑褶(初期白后灰黑),菌柄细长(5-12cm,白至浅褐色,基部稍膨大,无菌环);斑褶为关键识别点,需警惕区分。

生长环境:多生长在粪便、堆肥、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在贵州的农村地区、城郊草地常见,尤其在夏季雨后易群生。

毒性说明:有毒,含有致幻毒素和胃肠刺激毒素,中毒类型为混合型。误食后潜伏期30分钟-2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出现幻觉、兴奋、意识混乱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抑制危及生命。

辨认方法:菌盖直径2-6cm,初期卵形,后平展,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中部色深,边缘有明显条纹,形似蝶翅。菌褶初期白色,后变为灰黑色,有明显的斑褶(黑白相间)。菌柄长5-12cm,白色至浅褐色,细长,基部稍膨大,无菌环。其斑褶特征是关键识别点,易于与其他粪生蘑菇区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