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花纹鹅膏常生于贵州遵义、毕节等山区壳斗科或壳斗科与松科混交林地上,含鹅膏毒素(急性肝损害型),误食后6-24小时出现头昏、腹痛等症状,有“假愈期”,随后病情加重,致死率极高。其菌盖中等大小、灰色至深灰,具深色纤丝状花纹,菌柄基部球形有菌托、菌环顶生,需注意与可食用蘑菇区分。
生长环境:常生于壳斗科林中地上或壳斗科与松科混交林地上,多见于贵州的山区林地,如遵义、毕节等地的山林中。
毒性说明:含有鹅膏毒素,属于急性肝损害型毒素。误食后一般6-24小时出现不适,初期症状为头昏、乏力、腹痛、腹泻、呕吐等,可能出现1-2天“假愈期”,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昏迷、黄疸、无尿等症状,严重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致死率极高。
辨认方法:菌盖中等大小,直径5-9cm,颜色为灰色至深灰色、暗褐色至近黑色。表面具深色纤丝状隐生花纹或斑纹是其重要特征,与老百姓俗称的茅草菌、芝麻菌、伞把菇等蘑菇外观相似,但茅草菌等可食用蘑菇无此特征。菌褶离生,白色,较密;短菌褶近菌柄段渐变狭。菌柄长5-15cm,基部近球形且有菌托,菌环顶生至近顶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