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菌别名肝色牛排菌、猪舌菌,因形似牛舌得名,是温带至亚热带分布的大型真菌,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子实体舌状无柄,5-20 厘米,红至暗褐红,菌肉厚实多汁,受伤流淡红汁液。腐生于阔叶树枯木,人工栽培初步成功。肉质细嫩鲜带甜,需焯水烹饪,提取物具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名称形态:牛舌菌因菌体形态酷似牛舌而得名,别名肝色牛排菌、猪舌菌,是一种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在全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其形态极具辨识度:子实体呈扁平的舌状或匙状,无柄或具短柄,直径 5-20 厘米,厚度可达 3 厘米,颜色从鲜红到暗褐红不等,表面光滑有光泽,边缘较薄且呈波浪状;菌肉厚实,呈粉红色至红褐色,质地柔软有弹性,新鲜时多汁,受伤后会流出淡红色汁液;菌管层位于腹面,管口细小呈白色至淡黄色。
生长环境:牛舌菌多为腐生菌,常生长在阔叶树的枯木或倒木上,尤其偏爱橡树、杨树、桦树等,目前人工栽培技术已初步成功,以木屑、棉籽壳等为基质可实现培育。
营养价值:食用上,牛舌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略带甜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及矿物质,适合煎、烤、炒或煲汤,烹饪前需焯水去除苦味。在欧洲部分地区,它常被当作 “素牛排” 食用。药用方面,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作为特色菌类,牛舌菌不仅丰富了食用菌种类,其独特的外形和口感也让它在餐饮市场备受关注,人工栽培的成功为其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