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沟褶菌常生于贵州黔东南州、黔南州等林区的阔叶林或混交林腐木上,多单生或群生枯木表面。有毒,毒素损害肝脏和胃肠道(混合型中毒),初期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后可引发黄疸、乏力等肝功能异常,严重危及生命。菌盖4-10cm(初期半圆形后平展,灰褐色至暗褐色,具放射状沟纹,边缘波浪状),菌褶灰褐色至暗褐色(宽且分叉延生),菌柄侧生或偏生(3-8cm,灰褐色有绒毛);放射状沟纹和侧生菌柄为关键特征,与可食用木腐菌差异明显。
生长环境:常生长在阔叶林或混交林的腐木上,在贵州的黔东南州、黔南州等林区有分布,多单生或群生在枯木表面。
毒性说明:有毒,毒素可能对肝脏和胃肠道造成损害,中毒类型为混合型。误食后初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黄疸、乏力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辨认方法:菌盖直径4-10cm,初期半圆形,后平展,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放射状沟纹,边缘波浪状。菌褶灰褐色至暗褐色,较宽,有分叉,延生。菌柄侧生或偏生,长3-8cm,灰褐色,表面有绒毛。其菌盖的放射状沟纹和侧生的菌柄是关键特征,与可食用的木腐菌差异明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