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鳞鹅膏

作者 超级管理员 2025年08月05日 16:14 阅读 22

锥鳞鹅膏常生于贵州遵义、铜仁等山区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与壳斗科、松科树木形成外生菌根。剧毒(含鹅膏毒素,急性肝损害型),误食6-24小时后先出现胃肠道症状,经假愈期后引发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菌盖6-15cm(半球形后平展,浅褐至深褐色,具锥形/疣状尖凸鳞片),菌褶白色(离生,较密),菌柄8-20cm(白至浅褐色,有菌环,基部膨大成球形且具白菌托);锥形鳞片为区别其他鹅膏的关键特征,鳞片稀疏且质地坚硬。

生长环境:常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中地上,在贵州的遵义、铜仁等山区有分布,与壳斗科、松科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毒性说明:剧毒,含有鹅膏毒素,属于急性肝损害型中毒。误食后潜伏期6-24小时,初期出现胃肠道症状,随后进入假愈期,之后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辨认方法:菌盖直径6-15cm,初期半球形,后平展,表面浅褐色至深褐色,有锥形或疣状鳞片,鳞片顶端尖凸。菌褶白色,离生,较密。菌柄长8-20cm,白色至浅褐色,有菌环,基部膨大呈球形,有白色菌托。其锥形鳞片是区别于其他鹅膏的关键特征,鳞片分布较稀疏且质地坚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