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鹅膏多生于阔叶或混交林,在贵州黔南州、黔东南州等林区常见。含多种毒素,致急性肝损害型中毒,死亡率高;误食后有胃肠道不适、假愈期,随后病情恶化。菌盖黄色至橙黄色、光滑,菌柄有菌环及苞状菌托,需与可食橙盖鹅膏(橙红色、形态差异)区分。
生长环境:多生长在阔叶树林或混交林中,在贵州的林区如黔南州、黔东南州等地的森林中较为常见。
毒性说明:含有多种毒素,食用后会导致急性肝损害型中毒,死亡率高。毒素主要损害肝脏等器官,中毒症状与灰花纹鹅膏等类似,初期有胃肠道不适,后进入假愈期,接着病情恶化。
辨认方法:菌盖呈鲜明的黄色至橙黄色,表面光滑,直径一般在5-12cm左右。菌柄白色,长10-20cm,有明显的菌环,菌托较大呈苞状,包裹在菌柄基部。与其他鹅膏属蘑菇区分时,其独特的黄色菌盖较为醒目,但要注意与一些颜色相近的可食用蘑菇如橙盖鹅膏(可食)区分,橙盖鹅膏的菌盖颜色更偏向橙红色,且整体形态和菌柄特征等也有差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