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著名药用真菌,别名茯灵、松苓,为中医 “利水渗湿药” 代表,应用逾两千年。药用部分为地下菌核,呈球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深褐黑褐,内部白或淡粉,寄生松根。人工栽培成熟,周期 1-2 年。含茯苓多糖等,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药食同源,兼具经济与健康价值。
名称形态:茯苓是一种著名的药用真菌,因古代多从松树根下采得,且药用部分为菌核,形似块状而得名,别名茯灵、松苓,是中医 “利水渗湿药” 中的代表性药材,应用历史逾两千年。其形态较为特殊:药用部分为地下菌核,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 10-30 厘米,重量可达数公斤,表面粗糙,颜色从深褐到黑褐不等,有明显的皱缩纹理;内部呈白色或淡粉红色,质地坚实,断面细腻呈颗粒状;菌丝体白色。
生长环境:多寄生在马尾松、赤松等松树的根部。茯苓为寄生性真菌,主要生长在松树的根部,依靠吸收松树养分生长,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如今人工栽培技术成熟,通过在松树林中接种菌种,生长周期约 1-2 年。
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上,茯苓的有效成分包括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在传统中医中常用于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可治疗水肿、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免疫、保护肝脏等作用,除入药外,还可制成茯苓饼、茯苓膏等食疗品,或作为食材加入汤羹、糕点中,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成员,茯苓不仅药用功效显著,还因药食同源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人工栽培的普及使其资源稳定,成为兼具经济价值与健康价值的真菌品种。
发表评论